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你的位置:九游账号改密码一直提交不了 > 新闻动态 > 2024年中高考备考(8):如何克服影响考试成绩的“五大心理效应”?
2024年中高考备考(8):如何克服影响考试成绩的“五大心理效应”?
发布日期:2025-04-12 17:39 点击次数:57
相关阅读:
2024年中高考备考(5):中考、高考倒计时:一个月冲刺,高效学习规划全攻略!
2024年中高考备考(6):2024年高考将会怎么考?
2024年高考备考(7):高三最后冲刺,考生应进行哪些调整?
2024年中高考(8):考生考前逆袭必备:三大增分秘籍,助你金榜题名!
对中高考这一人生的重要节点,考生们常常会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备考状态和考试表现。本文将简要介绍中高考前考生需要克服的“五种心理效应”,帮助考生们认清这些心理陷阱,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以确保他们在考试中能够发挥出最佳水平。
一、与考试相关的常见心理效应1.最佳考试动机水平考试前,我们都希望有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来助力我们发挥。这就像是跑步比赛前的预热,不多也不少,恰到好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动机水平和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就像一个倒U型曲线。动机太弱,我们可能缺乏动力;动机太强,又可能过于紧张而影响发挥。所以,找到那个让自己感到舒适、有动力的动机水平至关重要。
图片
比如,在考场上遇到简单的题目,动机不强烈,恍兮惚兮,粗枝大叶,粗心大意,刚好掉进出题人故意设置的陷阱,面对本来能够拿到手的分数望洋兴叹;同样的,期望值太高,强烈期望考好而产生焦虑,压力过大,做题时精力难以集中,专注力严重不足,结果昏昏沉沉,甚至脑子一片空白,答题效率低下。此外,动机水平与任务难度相关,如遇到比较难的数学题时,就要降低期待,慢慢地思考解题,效果反而会更好。而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更有利于考场上的整体发挥。所以对待中高考不要过度看中,也不要过于散漫放松,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才能在考试中是发挥出更好水平。2.粉色大象定律临近考试,可能考生听得最多的是“不要紧张”。越是提醒不要紧张,其实这是在潜意识里暗示他人“已经紧张”。所以越被安慰不紧张,反而会加剧紧张,强化紧张。比如说我告诉你不要去想一头粉色的大象,但是你脑海里想的恰恰就是一头粉色的大象。图片
我们的大脑仿佛能自动过滤掉“不”这个字,而留下“不”之后的内容,而且印象非常深刻。所以我们在考前或考场上,我们可以多说一些正向的句子,把“不要紧张”换成“放松”,把“不要害怕”变成“要自信”,将“怎样才能不紧张”换成“我怎才能放轻松”。这样就能将我们注意力放在正面感受上,有效缓解我们的紧张情绪。3.克服舌尖效应考试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面临这样的一种现象:平时十分熟悉的诗词、公式、单词等在考场上却怎么都想不起来,好像被封印了似的,但一出考场立马脱口而出。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叫做“舌尖效应”。
图片
舌尖效应是由于考试时的紧张情绪造成的,大脑对于记忆内容的暂时性抑制。所以,在考场上面对这种情况,最重要的就是要冷静放松。你越焦虑,大脑的抑制性作用就越强烈。而克服舌尖效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放弃回忆,你跳过这个题目,把注意力放在其他题目上,以免浪费过多的时间。当你转换思路,集中注意力去做其他题目的时候,大脑放松下来,说不定你就会突然想起刚才没有回想起的内容。4.自我实现预言心理学中有一个引人深思的效应叫做自我实现预言,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的信念和期望不仅影响我们的思考方式,更会在实际行动中塑造我们的行为,最终引导我们走向自己深信不疑的结果。图片
简而言之,这种效应可以概括为“心想事成”。正如那句古老的谚语所说,“你觉得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更积极地表述为“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努力成为那样的人”。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由心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了内在心态对外在行为乃至人生轨迹的深远影响。因此,我们要学会给自己多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不要因为一两次模拟考试的成绩不理想而轻易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相反,我们应该庆幸在考前发现了自己的知识漏洞,这为我们提供了改进和提升的机会。在考前准备阶段,建议大家尝试反复回忆自己曾经考得最好的那一次经历。那种自信满满、游刃有余的状态会激发我们内心的潜能,帮助我们找回那份对成功的渴望和信心。通过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我们可以更好地调整心态,以更加自信、从容的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5.瓦伦达效应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被称为“瓦伦达效应”。这个名称源于美国著名的高空走钢索表演者瓦伦达,他在一次重要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据他的妻子回忆,这次表演前他异常紧张,不断强调其重要性,担心失败。而与此相反,他以往成功的表演中,总是专注于走钢丝本身,不去过多考虑结果。图片
实验1:斯坦福大学的研究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瓦伦达效应的实证。在这项研究中,高尔夫球手被反复告诫:“不要把球打到水里。”然而,这种警告反而让球手在大脑中形成了“球进水里”的负面画面。当他们挥杆时,这种负面暗示往往导致事与愿违,球最终掉入水中。这一现象与瓦伦达效应相吻合,即过度的担心和关注结果反而导致失败,这也可以被视为“粉色大象定律”的一个实例。实验2:足球前锋的案例分析在足球界,也有一位前锋因瓦伦达效应而陷入困境。这位前锋在门前的机会很多,但每当机会来临,他总是将球打偏。他的问题在于过于渴望进球、立功和表现自己。当他站在球门前时,他的脑海中充满了太多与踢球无关的信息,如成功后的赞誉和失败后的批评。这种过度的动机水平导致他无法专注于踢球本身,从而影响了他的表现。法拉第曾言:“拼命去换取成功,但不希望一定会成功,结果往往会成功。”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成功的奥秘。当我们全力以赴,但不过分关注结果时,我们更有可能实现目标。因此,在面对重要任务或考试时,我们应专注于过程,保持冷静和自信,避免瓦伦达效应的发生。二、实力与自信的建立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实力和自信是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个人向前发展。下面,我们将详细而深入地探讨实力与自信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相互支持,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进步。1.实力才是自信的基础所有的技巧与魅力,皆根植于坚实的实力之上。没有实力作为支撑,任何技巧都显得苍白无力,更谈不上展现个人的魅力。正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但这“快”的前提是你需先拥有扎实的“武功”基础。实力,是一个人建立自信,面对挑战不可或缺的基石。缺乏实力,任何技巧都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2.准备充分是冲破心理障碍的关键当你感到紧张、焦虑时,往往是因为你对即将面对的挑战准备不足,内心缺乏底气,充满了不确定性。然而,当你准备充分时,你会感到自信满满,面对任何问题都能迎难而上,找到解决的方法。此外,扎实的基础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我们形成稳定的心态。当我们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足够的信心时,我们就能够保持冷静和镇定,不被外界影响所干扰。这种稳定的心态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实力,实现自己的目标。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数年前,我班上曾有一位女同学,在高二时数学成绩仅为32分,到了高三,她的成绩也只是徘徊在70-80分左右。面对这样的困境,她决定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她每天坚持做一道高考数学题,并每两三天整理出某一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她利用大课间30分钟的时间,合理分配每一分钟:5分钟抄题,10分钟向老师请教,剩余的15分钟则用来完整地写下解题过程、思路以及涉及的知识点、公式、定理等。通过这样的方法,她不仅掌握了高考数学的考试重点,还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解题方法和逻辑。最终,她的高考数学成绩达到了139分,这一成绩背后是她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有人曾统计出高考数学的“四九法则”,即40%的常考题型占据了考卷90%的分数。这意味着,如果我们能够掌握这些常考题型,就能在高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因此,对于学习来说,我们应该先掌握基础知识和常考题型,再逐步攻克难题。这样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让我们在考试中更加从容自信。3.实力与技巧的相辅相成虽然实力是自信的基础,但仅仅依靠实力是不够的。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技巧是指我们在运用实力时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发挥实力的作用。实力与技巧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实力为技巧提供了基础和支撑。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实力,我们才能够掌握和运用各种技巧。另一方面,技巧也能够反过来促进实力的提升。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技巧,我们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自己的实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接下来,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在中高考中发挥出超常水平,我将陆续为大家分享一些考前应考的准备策略和技巧。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准备事项,考生们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高考,发挥出自己的最佳状态,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下面跟大家宣布一个新消息:我开通了专属读书公众号,我会在以下公众号上分享我读过的好书,着力于知识迭代、认知升级和个人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